习近平文化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文化使命感。
文化立心铸魂,思想定向领航。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其中“道”体现的就是思想的真理性。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文化的力量首先在于思想的引领力,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深邃思想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文化之为文化的实质,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传奇私服变态,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首先强在思想的引领力。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思想和理论指导。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筑牢思想引领的理论基石,确保思想引领的正确方向,坚守思想引领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的“动力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必须坚持不懈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用以统领新时代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