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沙侵袭严重的,还有和田地区于田县。2014年,这里全年的风沙天数为225天。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这里满目被风沙侵袭过的荒凉。然而现。
来到实地看到,这里远远要比卫星图震撼很多。近十年来,改变不断发生。巴州且末县各族群众,在沙漠中铺设了9.37万亩草方格,相当于铺满8700多个标准足球场,给沙漠穿上一件巨大的“格子衫”。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固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誓将荒漠染新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在不断的探索中,一支支绿色“植物大军”被当地百姓布局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让这里从2014年的瀚海千里,变成现在的片片绿洲。
绿进沙退,绝非一日之功。这几天,多路记者行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见证了生态工程给南疆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接下来,让我们将视角拉到卫星的高度,纵览沙漠绿洲的变迁。
近年来,民丰县4万多名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植树造林5.6万亩,建成农田防护林2.4万亩,种植治沙植物1065.6万株,足以覆盖住整个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金色沙海,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侵袭着周边人类生活的家园。大自然的力量似乎不可阻挡,然而,有一种力量却无比坚韧,那就是治沙人的努力。
巴州且末县,一个四周被沙漠包围的小城,人口只有7万多人,这里的沙漠曾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城市逼近。
通过卫星云图的今昔对比,眼前的一切让人难以置信。2014年,这里被沙漠覆盖,一片苍茫;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几乎已经披上“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