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在当代中国的边疆建设中,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意义非凡,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成为连接西藏和内地的大通道,促进了西南边疆现代化的建设,推动了西藏的文明进步。请大家谈谈对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的感受。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路”精神10周年,也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为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中尼铁路和南亚交流”组织专家学者访谈,本网将部分访谈内容摘录,以飨读者。
狄方耀(西藏民族大学教授):人文景观的改变往往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变化。两路通车之后,道路所达之。
巴尔穆昆达·雷格米(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标志着西藏地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些公路之前,西藏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与外界的联系有限,依靠困难和季节性的路线。这些公路的建成大大减少了西藏的地理隔离,使中央政府能够快速响应西藏地方的需求,也保证了中国国家的统一。
甘娜(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教授):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看,两路的通车,极大地改变了地理的人文景观,而这种改变标志着现代化到边疆的进程。为此中国邮政曾发行三枚邮票,从票面的人文景观上显示了必然的趋势。1956年的《康藏、青藏公路》邮票包括“公路图和运输队”“大渡河钢索吊桥”“庆祝通车”三枚。其中“大渡河钢索吊桥”画面为康藏公路上的大渡河钢索吊桥。在大渡河上修筑这座钢索吊桥,从此,天堑变为通途,人们往来便利了。
孙勇(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教授):马老师指出两路对西南边疆的影响很大,推进了西藏的建设。仅以GDP看,2023年的全区生产总值是1954年的1721倍!即从1954的1.39亿元,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